當N號房事件在網路爆炸性的開始引發騷動,
就有陸續許多讀者私訊給我,
來信的人都顯得焦躁不安,也有很多人坦白跟我說,這個事件讓她們再次對異性失望、恐懼。
比起痛快的責難那些犯罪者有多變態噁心無恥,
我更在意的,其實是感覺到受傷的人。
我更在意,
看了這篇報導之後,不由得聯想起曾經蜷在角落、瑟縮發抖的黑暗記憶,那些以為已經能坦然面對往事的人。
我有一個習慣,
當我走在暗巷時,手中總是握著鑰匙,把最尖銳的一端緊緊捏著,
隨時想像燈下陰影處是否會有巨大的手把我籠罩,
隨時想像我要怎麼反擊,怎麼運用手中小小的鑰匙捍衛自己。
當我去公共廁所的時候,我總是要四周觀察後才敢脫下褲子,
不只是看看有沒有衛生紙,看看廁所乾不乾淨,而是還要警覺是否有可疑的金屬視線正在窺探自己的身體。
當我搭公車的時候,我會找到最不容易被困住的位置,心裡默默祈禱著坐在旁邊的人不是怪人,不會擅自把手搭在我的臀部或大腿。
這些滋味只是生活中小小的一篇罷了,也是許多異性難以理解的心境,因為陽光灑落的日常,這麼美好,幹嘛活得膽顫呢?
但身為女性,即使在2020的現在,也還是深處在容易遭到迫害跟羞辱的一端。
我們就是必須如此警惕自己,
警惕自己不要被傷害、不要被誘拐、不要被殺死。
更別說是曾經身歷各種肢體或語言騷擾、傷害的人,需要鍛鍊自己的心到什麼地步才能重新示人。
很多人因為這個事件專注討論韓國的性平文化,
但其實即使是在台灣,我也還覺得遠遠不夠。
長期以來對於性犯罪、性騷擾、霸凌、階級,我們對於性別的想像與教育,都還只是掀開厚重的第一頁而已,
甚至用盡全力只不過想說明何謂「尊重」的涵義。這些剛有起色的性別教育如同嬰兒般嬌嫩,就要趕去對抗頑劣的鐵棍,如何做到?
比起女性心頭上蒙著黑紗的重量,現在想要拾起什麼,
那力量根本還遠遠不夠。
就這樣蒙著「女生自己要小心」的黑紗度過一輩子,也許是大部分女性都已經習慣的日常了。
即使艱難如此,
我們還是希望持續療傷,還是持續找回力氣,繼續溫柔的站起,
努力把想說的話,傳遞給下一個人,
因為只有這樣,
在往後的某個日子,才能免去某個女性又要承受一樣的苦。
最後我想對那些來信的人說,
我也是困擾於其中的人,
在看這種新聞的時候,我總是一次次深呼吸,評估自己是否會帶入太多過往的記憶,
確認自己可以承受才去關心。
如果還不行,那也無妨,
就先輕輕略過,不用感覺自己愧對誰,真的。
僅僅是讓自己心情保持平穩,不被這些濁氣掀起漣漪,
我知道,對很多人來說已經費盡力氣了。
如果如果還可以,請盡量記起
「世界上不可能都是好人,
卻也不會都只有壞人。」
請盡量記住這點。